丰收年景庆丰收,盐碱地里测产量。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月7日在大安市红岗子乡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盐碱地水田万亩核心示范区,召开盐碱地“良田+良种+良法”高效治理模式专家现场测产交流会。在场的院士、专家们看到“不长粮”的盐碱地通过酸性磷石膏改良的重度盐碱地水稻产量达到每亩517.39公斤,无不感到惊喜。
东北松嫩平原和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交会的吉林省西部,是我国土壤盐碱化较重的区域。近年来,这里依托当地拥有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燕麦改良中心的科研优势,通过种植燕麦,全力破解盐碱地改良难题。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月14日,白城市镇赉县人民政府与东北地理所署“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秀清,中科院东北所党委书记苏阳出席“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签约会。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促进科学、高效施肥技术应用,提升化肥利用效率,推进建设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2月8日,敦化市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组织召开全市2022年备春耕生产座谈会,对全市部分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开展关于化肥减量增效和增施有机肥的讲座。